频道栏目1

汪红波:党徽闪耀育才路 科技筑梦促振兴

发布者:gxy     发布时间:2025-06-25

作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汪红波多年如一日践行着教师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学术科研路上,他勇攀高峰,参与1项国家基金项目、 主持5项省级项目以及1项厅级科技项目,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5篇被SCI/EI 收录,手握8项发明专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无数日夜的钻研探索。在教学的田野里,他辛勤耕耘,18年如一日担任班主任,11次斩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和“砺行”班主任荣誉奖章,指导学生在 “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他用科研的卓越成果滋养教学实践,以教学的丰富经验反哺科研创新,成为学生们眼中的良师益友、同事们心中的榜样楷模,完美诠释了一名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与科研探索道路上的使命担当。

图片


言传身教育英才

甘当立德树人的育人先锋

作为一名拥有18年班主任经历的教师党员,他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将育人阵地拓展至学生的心坎里和细微处。11次荣获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更是其育人成效的生动“注脚”。青春领航筑心防他主动拥抱时代,新生名单在手,即刻化身“线上引路人”,在每个学期开学前、放假前、返校前等几个关键节点,通过一对一联系为缺乏社会经验的同学们筑牢安全堤坝。恒心传递显温暖。其育人匠心,更见于持之以恒的“每日清晨问候”,以无声的坚持向学生传递“恒心可贵”的人生哲理。学业赋能强本领。他主动请缨为所带班级授课,将专业课堂变为精准学业指导的舞台;他积极鼓励并倾力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发挥专业所长,并帮助同学们多次斩获省级奖项。立德树人助成长。他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业进展,协同辅导员、班干部精准把脉,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教师“立德树人、关爱学生、甘为人梯”的先锋模范本色。


穿针引线巧搭桥

勇担产教融合的服务先锋

图片

作为省科技特派员,八年如一日扎根服务一线,将党员的使命担当践行于企业车间技术攻坚最前沿。深度扎根浙江德卡、中星钢管等企业,精准对接技术需求。化身“科技红娘”,高效链接高校院所专家资源。技术攻坚,针对企业“卡脖子”难题,主导促成“阀门AI智能选型系统”与“自动化磨削设备”研发,推动“机器换人”效能革命。专利申报,精准匹配资源,助力企业成功申报并攻克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高压天然气大口径轴流阀国产化》,推动企业申报核心专利4项。成效显著,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凭借党员的责任感与专业敏锐度,在“产-学”“研-用”之间架设畅通无阻的“金色桥梁”。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机制释活力

争做区域发展的创新先锋

图片

在文成县“科技副总”的2年创新实践中,他展现了党员教师锐意进取、善谋新局的先锋姿态。他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关键机制的“设计师”与“推动者”。柔性引才破难题,智能检测创效益。他创新推动“企业点单+高校派单”柔性引才模式,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高校智力资源,并配套申报激励政策。卓越组织汇聚力,体制机制创发展。成功推动浙师大肖孝辉教授团队攻克《镀膜玻璃膜面在线智能检测》技术难关,获山区五县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检测准确超98%,申报发明专利2项。企业已经将产品纳入生产计划,经济效益为近2000万,超过预期效益2倍。

汪红波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学院办公室:0579-82288685   教务办公室:0579-82291533   学生工作办公室:0579-82282980   产教融合发展中心:0579-82291817   研究生办公室:0579-82291337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浙ICP备05001954号-1 联系邮箱:gxy@zjnu.cn

 

版权所有 ©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R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