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张忠华:忠诚向党育栋梁 实干砺行践担当

从三尺讲台到科研实验室,从党支部活动室到校企合作车间,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忠华,用十六年的坚守与奋进,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既是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教学改革的“领航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科研创新的“开拓者”,以忠诚为笔,以担当为墨,勾勒出新时代工学教师的实干风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强基固本筑堡垒

党建引领谱新篇

图片

        “党建工作必须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才能见实效。”2017年至2024年担任机械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期间,张忠华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联建”为载体,以“主题党日”为抓手,让党支部成为推动新工科发展的“红色引擎”。


图片

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坚持以学促干、知行合一,把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学科建设与平台发展的强劲动力。从推动工程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到助力机械工程硕士点、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一流专业等多项重要平台的申报与建设,每一项突破中都发挥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

这份实干与坚守结出累累硕果:机械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连续多年考核获评“优秀”,2021年获评校级“优秀基层党组织”,2022年带领支部成员相继获评浙江师范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为学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标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甘为育人“铺路石”

乐做青年“领航员”

图片

作为机械系主任,张忠华坚持以专业建设创品牌为导向,践行“兼职教师进课堂、教授博士进企业、学生进基地”的理念,推动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他牵头组建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带领全系教师在生源质量提升、培养体系优化、就业考研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张忠华还主动承担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担任多位青年教师的助讲导师。从课程设计、教案打磨到课堂把控,他手把手开展“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3年,他因在教学建设与师资培育方面的突出贡献,获评校“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亦师亦友伴成长

教研双行育英才

图片

在班主任工作中,张忠华始终恪守“为人师表”的准则,用“理解”倾听学业困惑,用“尊重”守护个性发展,用“关爱”解决急难愁盼从日常的生活帮扶到长远的学业规划,他始终站在学生身边,成为学生口中“能交心、靠得住”的良师益友。自入职浙江师范大学以来,张忠华老师兢兢业业开展机械/智能制造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16年,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的毕业生,先后荣获4次校优秀班主任。


图片

在科研育人方面,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完成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2件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与“科研育人”的有机统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砺学砺行求创新

维实维新结硕果

围绕浙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张忠华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及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以实际行动践行“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    他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浙江师范大学重点横向科研项目1项(专利转让),项目总经费1200万元,着力破解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近三年,他在能量收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同时,他在学术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6篇;授权发明专利24件,以扎实的科研实力为机械领域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张忠华教授十六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在党建工作中,他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在教学改革中,他锐意创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在人才培养中,他亦师亦友,用心用情助力学生成长;在科研创新中,他攻坚克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员的政治本色与责任担当,展现了“工学先锋”的实干风采与奉献精神。展望未来,他将继续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