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浏览次数:10千锤百炼终成钢,百折不挠方显真
求知路上,总有人在砥砺前行的途中创新思维
科研成果,是他们智慧结晶的见证
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感受他们追逐梦想的执着与热忱
见证中国智造新生代的力量
本科期间绩点3.99
绩点专业排名第五
参与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现已保研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她就是
来自智能制造工程2102班的桑如岩
在青春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有人驻足观望,有人勇毅笃行。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位追梦者的成长故事,解码她成功保研的密钥,见证那些凝结着汗水与智慧的闪光时刻。
星火初燃,征途方启
初入大学时,桑如岩曾如迷航的探测器般在专业认知的星图中徘徊。“是孙爱西老师为我推开了机电实验室的大门”,她回忆道。在孙爱西老师的建议下,桑如岩加入了机电产品创新实验室,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收获颇丰。在张可、贺新升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个对机器人充满好奇的大一新生,逐渐在电路板与程序代码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实验室的每一位老师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在这期间,我的抗压能力得到锻炼,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语言表达也显著提升”。推开这扇门,她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实验室,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众多参赛经历中,周培源力学竞赛给桑如岩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尽管她仅获得三等奖,并未取得特别高的名次,但这段经历却让她受益匪浅。桑如岩特别提到魏啸峰老师的启发式教学,他通过课堂演示生动地展示了题目背后的现实意义,让她深刻认识到解题不仅是为了得出答案,更是要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将现实中的经验反哺到解题过程中。这种具象化的思维方式,让她在周培源力学竞赛中渐入佳境。她摒弃了固化的学习思维,从现实角度重新审视问题,让知识的种子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桑如岩参加的团队
新竹亭亭,不忘来路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桑如岩想要感谢老师与朋友们的陪伴与勉励。
桑如岩想要感谢班主任孙爱西老师、张可老师以及实验室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大二迷茫时期,是孙爱西老师积极鼓励我早日加入实验室,并将我推荐给张可老师,我才开始了自己的竞赛之路。丰富的竞赛经验为我之后的保研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孙老师一直关心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在得知我的心仪院校是南航后,孙老师还积极为我寻找导师,尽可能地帮我”。
不仅有良师,还有益友。好朋友不仅是她的情绪调节剂,也是她的学习伙伴,在考研路上帮助她度过了许多难熬的时光。
这些温暖的支持,可以说照亮了桑如岩整个大学生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正是这些点滴温暖汇聚成她前行的不竭动力。
桑如岩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看书,钩织玩偶,和好朋友们一起消磨时光。这些调节生活的小爱好帮助她解决了好多负面情绪。“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会先暂停学习。让大脑放松,与朋友聊天,看看书,让自己的坏情绪消失,再去学习。或者和朋友讨论,取取经”。可见,学习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才能一往无前。
在学习过程中,桑如岩深刻认识到学习效率的关键作用。因此,她每天晚上都会制定一份计划表,为第二天的学习任务做好充分准备。她认为:“计划表不必事无巨细,只需明确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大致学习目标即可。这样既不会显得过于死板,还能为其他任务预留灵活的时间”。借助这份计划表,桑如岩每天都能清晰地找准学习目标,通过高效复习快速弥补知识短板,甚至在学有余力时进一步拓展提升。她摸索出的“汲取—复习—提升”的学习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持续推动她不断进步,日复一日,勤奋不倦。
五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先进志愿者个人
校优秀毕业生
第五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二等奖
第六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
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
周培源力学竞赛省三等奖 浙江省力学竞赛三等奖
“只要我们迈出坚定的步伐,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每一步的前行,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每一次的坚持,都在为梦想铺路。” 勇敢尝试、保持好奇,珍惜身边的师友,你们会发现,大学是一段充满可能性的旅程。
前程如绚烂花海
愿你带着青春阳光
愿你翻开日新月异的知识宝藏
奔赴盛大的灿烂世界
直待一年春来去
滴水石穿,朽木成器
愿大家以桑如岩学姐为榜样,不负韶华,在梦想的舞台上熠熠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