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浏览次数:10(翁孟超 文/诸葛元 图)七月的金华,荷风送香,文脉流芳。7月10日,厦门市2025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国培班在浙江师范大学30-413会议室顺利开班。这场以“赋能心育,点亮职校学子成长之路”为核心的培训,汇聚了30位来自厦门中高职职业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从7月9日报到至7月16日返程的8天时光里,共赴一场心理健康教育深度研修之约,本次由诸葛元老师担任专职生活班主任。
一、开班启智:多方聚力共话心育使命
开班典礼由项目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翁孟超副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处罗福建副处长致辞,他强调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浙师大作为承办方,将以优质师资与实践资源为培训保驾护航;工学院崔雪萍书记则从学科融合角度出发,谈到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同育人价值,鼓励学员们在研修中探索“心育+职教”的创新路径;厦门市教育局郑国强同志代表参训教师的派出单位,寄语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厦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实际动能,为学子成长筑牢心理防线。
图一 开班典礼
图二 全体合影
简短而庄重的典礼后,“破冰行动与团队合作”环节**展开,在浙江师范大学周红霞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通过互动游戏快速熟络,为后续的协同学习奠定了温暖基调。
二、学员画像:多元聚力的“心育践行者”
本次参训的30名学员,是厦门市中高职职业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从学员构成来看,他们覆盖了厦门信息学校、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集美工业学校等20所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既有中职、高职层次,也包含特殊教育领域,体现了厦门职业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覆盖。
三、课程与专家:理论深耕与实践赋能的双轮驱动
本次培训的课程体系与专家阵容,彰显了“理论扎实、实践落地、视野前瞻”的鲜明特色。
专家团队跨界融合,实力雄厚:授课教师涵盖高校学者、临床专家、一线职教名师三大领域。浙江师范大学蔡志良教授深耕教师伦理学与青少年道德教育,从“教育家精神”视角解读教师责任;金华市第二医院黄恩主任医师拥有20余年临床心理咨询经验,带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务”的实战指导;温州华侨职专周岚特级教师(二级正高)深耕中职思政31年,其“校园反欺凌案例分析”课程融合31年一线经验;还有丽水市家庭教育学会麻巍巍高级讲师的“多维添加画德育应用”等,形成了“高校研究+临床经验+职教实践”的立体授课矩阵。
课程从“危机干预实务”到“陈望道故居红色研学”到“AI背景下教学资源获取”,课程覆盖“危机应对——活动设计——德育融合——技术赋能”全链条;“陈望道故居访学”将德育情怀融入实践,课堂落地研讨与结业典礼,则为知识转化画上圆满句点,实现“输入——内化——输出”的闭环。
课程设计靶向精准,知行合一从传统德育到智能工具,课程链完整覆盖了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需求与未来趋势。
四、归航:从婺水之畔到鹭岛校园
7月16日,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笔记与实践方案踏上返程。这场始于鹭岛、聚于婺州的研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厦门与浙江职教心育力量的对话——浙师大的教育智慧与厦门职教的实践需求碰撞出火花,30位教师既是学习者,更是“心育火种”的携带者。正如翁孟超副教授在结业时所言:“研修的结束,是真正实践的开始。“以心育心,静待花开”,未来,这些“火种”将在厦门的职业院校落地生根,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相信30位厦门职教教师将带着所学、所思、所悟,在未来的校园里播撒“心育”的种子,让每一位职校学子都能在健康心理的滋养下,向阳生长。
图三 红色研学
图四 学员分享培训收获